投稿须知
  《湖北农业科学》(半月刊)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、华中农业大学、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,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,首届国家 ...

拔节期低温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理及产量的影响

作者: 秦亚平 [1] ; 黄鑫 [1] ; 孔另安 [2]

关键词: 小麦 拔节期 冷害 生理 产量

摘要:以多穗型小麦品种(济麦22、邯6172)和大穗型小麦品种(临麦4号、潍麦8号)为试验材料,研究了拔节期不同低温(-1、-3℃)对叶片可溶性糖、可溶性蛋白、脯氨酸、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过氧化物酶(POD)、丙二醛(MDA)含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,以及不同处理时间(0、3、6 d)后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。结果表明,与对照相比在处理当天,-1℃低温下,所有品种的可溶性糖、可溶性蛋白、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,SOD活性除临麦4号外、POD活性除济麦22外其余均降低,MDA含量除潍麦8号外其余均显著减少;-3℃低温下,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更为明显,可溶性蛋白含量除潍麦8号外其余略有增加,SOD活性邯6172、临麦4号显著升高,POD活性除临麦4号外其余均有所升高,MDA含量各品种均有所减少。处理后3 d及6 d,不同温度处理间可溶性糖、脯氨酸含量及POD活性差异依然较为明显。产量结果比较表明,-1、-3℃低温下,多穗型小麦品种产量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大穗型品种。进一步分析发现,多穗型小麦品种的千粒重下降幅度高于大穗型品种,但单株穗数、穗粒数下降幅度小于大穗型品种。


上一篇:麦后复种油菜的品种选择及栽培试验
下一篇:水稻集中育秧的技术选择——以江汉平原早稻集中育秧为例

版权所有: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备案许可号:鄂ICP备11019910号-3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湖瑶苑特1号